拉丁語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區(qū)(Latium,意大利語為Lazio)的方言,后來則因為發(fā)源于此地的羅馬帝國勢力擴張而將拉丁語廣泛流傳于帝國境內(nèi),并定拉丁文為官方語言。而基督教普遍流傳于歐洲后,拉丁語更加深其影響力,從歐洲中世紀(jì)至20世紀(jì)初葉的羅馬天主教為公用語,學(xué)術(shù)上論文也大多數(shù)由拉丁語寫成,F(xiàn)在雖然只有梵蒂岡尚在使用拉丁語,但是一些學(xué)術(shù)的詞匯或文章例如生物分類法的命名規(guī)則等尚使用拉丁語。
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文言文稱為“古典拉丁語”(Classic Latin),而2-6世紀(jì)民眾所使用的白話文則稱為“通俗拉丁語”(Vulgar Latin)。而通俗拉丁文在中世紀(jì)又衍生出一些“羅曼語族”(Romance),包括中部羅曼語:法語(French)、意大利語(Italian)、薩丁島(Sardinia)方言、加泰羅尼亞(Catalonia);西部羅曼語:西班牙語(Spanish)、葡萄牙語(Portuguese);與東部羅曼語:羅馬尼亞語(Romanian)。十六世紀(jì)后西班牙與葡萄牙勢力擴張到整個中南美洲,因此中南美洲又稱“拉丁美洲”(Latin America)。
羅曼語和拉丁語的區(qū)別在于,羅曼語都失去了很多單詞的語法變化詞尾、特別是名詞的變格詞尾,已經(jīng)完全喪失(一些代詞除外)。(名詞變格在羅馬尼亞語中仍然有所保留)。
拉丁語是個綜合語,復(fù)雜的屈折變化體系構(gòu)成了拉丁語語法的主要部分。這些變化通常使用在詞尾添加后綴構(gòu)成(外部屈折)或者變化詞干的輔音或元音(內(nèi)部屈折)。對于名詞、形容詞和代詞,這種變化叫做“變格”(declension),對于動詞,叫做“變位”(conjugation)。
拉丁語字母如下: A a , B b, C c, D d, E e , F f, G g, H h, I i , J j, K k, L l, M m, N n, O o , P p, Q q, R r, S s, T t, U u , V v, X x, Y y, Z z 拉丁語并不使用 W 。在中世紀(jì)之前,拉丁語以 I 代替 J、V 代替 U,亦未有小寫字母。例如圣經(jīng)里記載的一句話:“拿撒勒之耶穌-猶太人之王”,現(xiàn)在一般都寫為“Jesus Nazarēnus Rēx Judaeōrum”;但其實原文是“IESVS NAZARENVS REX IVDAEORVM”。
|